首页 - 中国历史 - 刘梦溪季羡林先生的精神履痕

刘梦溪季羡林先生的精神履痕

2024-10-10 0
季先生所专精的学问域区,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印度学和中亚古文字学,二是梵典翻译之学,三是佛学义理和传播之学,四是中西交通史的研究。

(作者: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正在湖南参加两岸论坛,7月11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坐在我旁边的张颐武教授给我看一条刚收到的信息。看后不禁一阵惊惋,良久闭目无语。我知道是真的,可还是感到突然而震撼。不可思议的是,下午又有朋友告诉我,任继愈先生也在同一天离开了这个世界。任先生离去的时间在早上4时30分,季先生离去的时间是上午8时50分。任先生比季先生早走了四小时又二十分钟。是上天设谜,还是造化弄玄?在这燠热的七月,当此大师稀有的时代,两位名副其实的人文学领域的宿学大师,竟不期而然地同年同月同日而逝。

季先生生于1911年8月6 日,享年九十八岁,任先生生于1916年4月15日,终年九十三岁。他们都出生在圣人之乡山东。我和任先生平时接触得比较少,但他对中国哲学史特别是佛道二教的造诣,让我肃然而起敬心。他思维敏捷,文笔简洁,不徇不苟,言必有中。请益多而又对我为学做人有重要影响的是季先生。2000年8月,当季先生华诞之际,我写过一篇《季羡林先生九十寿序》,试图从晚清以来我国学术思想流变的角度,探寻临清之学的范围和贡献。近来人们颇有些谈“大师”而色变了。其实大师当然是有的。我可以肯定地说,任、季两先生在各自领域,都堪称大师而当之无愧。至于是不是一定要称作国学大师,依我的看法,季先生的学问远远超出了国学的范围。

季先生所专精的学问域区,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印度学和中亚古文字学,这可以他撰写的《印度古代语言》和《吐火罗文研究》为代表;二是梵典翻译之学,以其所译述的《罗摩衍那》、《五卷书》等梵文经典及《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为代表;三是佛学义理和传播之学,以他的两论《浮屠与佛》、三释大乘经典《妙法莲华经》和《玄奘与“大唐西域记”》为代表;四是中西交通史的研究,以晚年所著的《糖史》为代表。一个学人如果能在上述任何一个领域学有所成,已属难能可贵。而季先生在所有这些领域,都作出了独特的学术贡献。这是一些相对冷僻的学术域区,应该属于东方学的范围。因此我们称季先生为20世纪世界东方学的重镇、印度古学研究的巨擘、梵典翻译的大师、中西交通史的大家,不大会有人提出反对的理由。

季羡林先生同时还是一位从事散文写作的文学大家。真正的大学者都是有性情有关怀之人,单一的学问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生命需要。就像王国维、陈寅恪、钱锺书、马一浮既是大学者又是大诗人一样,季羡林先生在致力于艰深的专门研究的同时,从未间断他所喜欢的散文写作。那是一些极有性情的文字。很多的人知道季先生,并不是因为他通梵文,治佛典,对新疆古代民族语言中语尾 -am>u的现象有独到的研究,大半是由于读了他的随意而发的散文随笔和文化批评。他一生散文作品近二百万言,同样是临清之学的组成部分。散文之于先生,是学问的别体,而不是学问的余事。

中国传统资源的现代价值,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能有的贡献,是季先生最后二十年最为关心的问题。他写了大量文章,从史实和学理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仔细研读汤因比和李约瑟的著作,甚至不经意地作了一次预言家。他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1世纪将是东方的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纪”。这个世纪头十年还没有走完,季老的预言能否成为现实,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其情可悯,其意可嘉,其心至善。对此我在《九十寿序》中写道:“然先生并不以钩索沉隐于绝学之域自划,犹沛沛然尽有不能放释之入世情怀。故心系家国,每作出位之神思;感时忧世,常鸣旁通之秘响。睹西方势强、国性不立,反对文化霸权,遂倡河西河东之说;因文化劫难、人性泯灭,为回挽人心世道,至有牛棚之记。”

季先生从北大朗润园自宅移住301医院之后,每年我都前去探望。遗憾的是,从此他无法再参加我们的“新年嘉会”和“金秋有约”了。2001年1月6日的“嘉会”,季先生抽得的签语是“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在座的龚育之、汤一介、乐黛云、李泽厚、王蒙、严家炎、沈昌文、董秀玉诸友,都说这个签只有季先生当得。后来的雅聚季先生虽不能参加,仍然愿意听我和内子讲述聚会的一些情形。最近一次看季先生,是2009年3月16日,我带去了比利时的巧克力和德国的奶酪。蔡德贵先生说,先生近来有点喜欢这类食物。除了视力不济,一切都是好的。面色红润,思维清晰。听说有新鲜的德国奶酪,他笑了。

这次他出人意外地谈到了生和死的问题。他说东西方对长寿的态度不同,西方人对长生不老没有感觉,“寿”这个字外文几乎表示不出来。东方,特别是中国,却相信“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想长生不老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随口吟诵古诗,一句不漏,一字不错。还夹杂着英文和梵文。范曾教授调入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时,季先生写来的贺语,是“善来”两个字,旁边就注有梵文。他还谈到了自己正在思考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传统的“士”和“侠”的问题。他说“士”的问题值得研究。中国古代的“士”,不仅讲学问,而且讲骨气。中国古代的“士”有文士和武士的区别,武士需要有“侠“的精神。他感叹现代的“士”和“侠”不容易看到了。不过也不是根本没有,他说他最欣赏的一个有“侠”的精神的人,是和人吵过架的彭德怀。还有梁漱溟有“士”的骨气,不过季先生说此人也跟人吵过架。他还要继续论述下去,护理人员不同意了。我们当即告辞,先生似意犹未尽。

不料这竟是我和亲爱的季先生的最后一面。

季先生留给我们晚生后学的精神财富是无比丰富的。留下的空缺同样无比巨大。看不出还有谁能填补他的位置。记得季先生多次说,在生死这个问题上,他想的很开,但也绝不愿和他的那些老友比赛。在这个问题上他甘居落后。这不,九十八岁的季先生走了,九十三岁的任先生也走了。但任先生走在了季先生的前面。

从长沙飞回北京的航班上,成一副挽联:“大哉上庠贤夫子谁云已经西去;俨然田舍一老翁可谓原本善来。”季先生的百岁人生,福泽遍及学林学府,而人格朴厚得如同一位与大地合一的乡间老人,自是善来。他的精神履痕也必将永留人世间,无以遮蔽地沾漑後学。谁说季老已经驾鹤西行?不,他还在北大,还在中华文化的层林翠柏之中。

人学研究网·千秋人物栏目责编:莫如朴

标签: 河南历史名人白羊座历史名人河北历史名人双子座历史名人张姓的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