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晨,张玄弈和邵如凌冰之师、象棋文化传播者)
汉字、太极,九宫,八卦以至于《易经》,这些是中国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象棋是根植于中国老百姓心中的智慧树,传承着这些鲜明的中国元素。
一、象棋根植于民心
汉字——中国标识,汉字跟西方字母文字最大的区别就是,汉字是一种艺术。象棋携带着这种原汁原味的中华艺术,象棋上的汉字根植于人民的心中,在偏僻的农村,近乎文盲的农民可以下象棋,对于棋子上的汉字了如指掌。学龄前儿童学象棋上的汉字是出乎意料的快,似乎他们本来就认识它们。
这是一种足以震撼人心的文化现象,绝不是某些人嘴里的“贩夫走卒”之戏。
象棋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可以说与百姓已经融为一体,它所蕴含的中国古文化和哲学的精髓相当纯正,即“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只是因为国人司空见惯,故至熟而无须多言。但是,对于外国人而言,要想真正的从意识形态上懂得中国,了解中国,融入中国,不会下象棋可能是三过门道而不入啊!
象棋模拟演绎着两个势均力敌的国家模式,初始状态双方相安无事,两个国家从九宫开始以相当的能量向外扩展,先有双象和三个兵,再次扩展后增加双马双炮,再次扩展后增加双车又添兵,而与此同时两国的前沿阵地也出现了势力重叠,至此形成了两阵对圆射住阵脚之势。
象棋对局之时奉行的是“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先动”的策略,而具体的着法必然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了,表现在高手对局中就是先手方一架炮后手方的应对方案早已成竹在胸(是屏风马出战还是反宫马出战亦或顺手炮反击等等),这一点与中国的太极推手之理异曲同工。
象棋一旦对局开始,终极目标就是擒贼擒王绝不是媾和。因此,常有高手讲一味求和终是输,力战对攻却成和。消极求和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史上屡见不鲜,比如北宋与辽、南宋与金。说象棋对弈的最高境界只是和棋的,实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象棋的棋盘上的每个子力的出现和位置都是经过了历史的提炼才定格的,其中包含了五千年的国家体制意识。比如象(相)分离九宫和武将,车(战力最高的大将)镇守边关,可是一旦朝廷征召千里勤王刻不容缓,表现在对局中就是出车迅速。而在古代,武将无事不进宫的,如果说武将带兵进宫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宫中巨变武将勤王,二是武将逼宫皇帝反而危险。表现在棋盘上就是士象协防不力,车马炮大子在九宫御敌;还有是大子在九宫却造成臣压君杀法,比如低手经常走出窝心马压死老将的臭棋。(关于象棋与古代国家机制的关系,参阅笔者文章“象棋七子之道”,此处不再展开。)
正是因为象棋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跟传统的中国古文化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外国人很难学习和精通象棋。
象棋,中国的男人都会两手,更不乏巾帼英雄,说起棋理来也头头是道。所谓高手在民间说的就是象棋,象棋“先三败、后三胜”的故事就是一个写照。
二、象棋盘暗合方形太极图
《易经》云“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象棋盘呈方形,以“河界”为轴两边完全对称。此与“太极生两仪”暗合。
太极图中黑鱼中的白点和白鱼中的黑点诠释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辩证统一;象棋盘两边各有一九宫,然而九宫既是己方的攻防中心也是对方的攻防中心。两者同理。
象棋对局双方各有四个象,象的走法可以连续行走到达己方棋盘的四边,此与“两仪生四象”暗合。
在象的行走过程中即在棋盘上产生了动态的八个象眼,此与“四象生八卦”暗合。
象棋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以上的特征绝对不是巧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兵家作战经常会排布著名的“八卦阵”。而古代著名的大家很多都与象棋有不解之缘,甚至是个中高手,比如韩信、文天祥、王守仁等,他们都是当时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
因此笔者大胆的提出如下假说:
象棋盘之理暗合方形太极图,象棋的“象”乃是“卦象”的象同时又兼备相面的“相”的含义。象棋的产生比现在通行的圆形太极图要早得多,象棋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很有可能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由易理派生出来的与中国古老的道家相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智慧推演。
三、象棋初始布局暗合八卦阵
八卦阵是古代阵法中真实存在的排兵布阵法,为战国时期孙膑首创,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至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中间加上了指挥使台,由弓兵和步兵守护。
观象棋初始状态为五个兵卒(步兵)之间夹四个象眼,双炮(冷兵器时代的兵家一直在追求远程打击能力,从弓箭到投石机到火炮;象棋中的炮好似远程打击兵器的化身)之后藏四个象眼。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步兵难敌马兵,两者比较马兵闪转灵活,步兵若严阵以待一时没有破绽,但是一旦阵型出现错乱和空档,则对马兵的进攻几乎毫无办法。
观象棋的八个象眼,不管哪个象眼只要有马处于该位置,如果马脚灵活,下一回合必能对九宫中的将构成威胁。
《三国演义》中曾有一段赵子龙长坂坡单骑七进七出的著名故事,不过赵子龙的英雄行为得益于曹操不许放冷箭的配合。由此可见,在人多混战中,弓兵对于马兵的杀伤力是很大的。
象棋中炮对马的阻止作用就非常有效,马骑河要奔前排象眼时,兵卒只能阻挡一次,可是当马闪过兵卒时,炮迎头一挡就成功护住了后排象眼,马的卧槽攻势就被阻遏了。
这种奇妙的棋局与实战的巧合不可不谓设计精巧。
因此,笔者提出一种假说,到宋代发展成熟的现代象棋阵型,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古代阵法八卦阵的启发。
四、象棋盘吻合九宫三扩展
象棋盘有九纵十横构成,中间“楚河汉界”还是空的,这个棋盘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棋盘的演变和定格跟九宫密切相关。
“九宫”是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现象。原始的“九宫”上位离,下位坎,离为火而坎为水,应水火不相容之理。
“九宫”之法用之多端,在古代许多领域中都有九宫,在此不再赘述。
象棋盘中有两个“九宫”,将两个“九宫”相对扩展三次,刚好构成一个完整的象棋盘。
三次扩展后四边相接形成封闭,而“楚河汉界”正好是双方势力的重合之处,正是因为这个重合打破了双方的平衡,互相的妥协和对抗也由此而生,于是在这里双方的纵线抵消成空。
象棋盘的构成堪称是个完美的演化。
这个棋盘的发明充分体现了古老中国的智慧,至简而又至巧!
写到这里,笔者脑海大胆的浮现出古人夜观天象的景象。往北看,地平线上一九宫向南扩展;往南看,地平线上一九宫往北扩展。换个角度,往头顶看,一九宫向四面扩展。
当今世界象棋活动局限在华人圈的原因也正在于外国棋友对于象棋所蕴含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认识不足。
而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带,象棋是一个与历史同在的文化根源。不信,你去看,不同的国家、地区的象棋却是一模一样的。
由此也可见,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要让世界更加愉快的接受中国,最佳的途径莫过于下盘象棋吧!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责编:紫天爵